NYC's Blog - 其它随笔 一些随笔写的文章。 2020-12-31T20:50:00+08:00 Typecho http://niyanchun.com/feed/atom/category/essay/ <![CDATA[From 2020 to 2021]]> http://niyanchun.com/from-2020-to-2021.html 2020-12-31T20:50:00+08:00 2020-12-31T20:50:00+08:00 NYC https://niyanchun.com 回顾

回顾2020,我感悟最深的一个词就是 健康

  • 老爸做了心脏瓣膜手术,手术还算成功,但第一次近距离感受这种大病,感受那些病痛,还是产生了很大震撼。几乎是同一时间,叔叔、姑姑也都做了大小不同的手术,真的是祸不单行。突然发现父母这一代人真的老了,而我们也已经长大了。
  • 我自己也被腰突和过敏性鼻炎双重暴击。腰疼已是常态,鼻子经常不通,严重时,连打七八个喷嚏已经习以为常,只是震得腰更疼了...。腰突配上鼻炎,真的是绝了,严重时,不扶个东西打喷嚏直接能瘫倒在地,真TNND酸爽。
  • 当然还有不能不提的新冠疫情:武汉打前锋,中国打上半场,国外打下半场。至今的死亡人数也快到两百万,美国的死亡人数更是超过了他们在二战(被评价为人类史上最血腥的战斗)中的伤亡。但目前,疫情仍然在肆虐。
  • 还有各种洪灾、雨涝... ...

我们总是将类似“健康最重要”的话挂在嘴上,但真的很多人就只是挂在嘴上,不熬最深的夜,只熬更深的夜;能躺着坐着保持静止着,绝不动着,特别是我们年轻人。不经历一些苦难,永远不会放在心上。也许真的是知识可以从别人那里获取,而经验只能自己去踩坑、去体验才能获得。

其它一些小感悟

  1. 原来在家办公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我想疫情让很多IT伙伴多多少少都有了一些在家办公的机会,不知道大家体验如何?就我而言,并没有以前想象中的那么好。无法专注聚焦,特别是有小孩子的话。生活、工作难以分割更是头疼的问题。我的腰疼就是疫情期间在家办公这个导火索引爆的,那会有一两周赶项目的时候几乎是从早坐到晚,连平时中午吃饭的那点运动、休息也省了。
  2. 技术是好产品的基石,但光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产品设计和架构设计同样重要。这一年的工作更偏向产品、项目了,版本规划、功能设计、原型设计。因为我发现对用户而言,产品的使用体验才是第一位的,而不是你所使用的技术多么NB。
  3. 原来没多少钱也应该懂得基本的理财规划。理财是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而不是有钱人的专属课,因为理财的本质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每个人都想要更好的生活。
  4. 养娃绝对是要用心去考虑的,甚至要去长远规划的。此处先略去一万字。

展望

新的一年,目标自然不能少。不过也很简单:把生活过好,把工作做好

立几个KR (flag):

  1. 让运动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有效运动天数不低于156天(即平均每周运动3天,有效运动指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且有流汗)。
  2. 工作上能有一些新的突破和成长。
  3. 形成一套自己的养娃体系1.0。
  4. 形成一套自己的理财体系1.0。

Last but not the least: 马上就30了啊~~

]]>
<![CDATA[博客换新装了——Epimoni]]> http://niyanchun.com/about-epimoni.html 2020-09-09T01:40:00+08:00 2020-09-09T01:40:00+08:00 NYC https://niyanchun.com 今天给博客换了个新装——Epimoni,一个站在很多巨人肩膀上的Typecho主题。这个名字取自希腊语"επιμονή"(借鉴Kubernetes的取名方式),含义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这也是最近一年我一个很大的感悟。健身、学习、阅读、写作、理财、育儿等很多生活中稀松平常的事情要做好,最难的往往都是长期坚持。也许,人之初,性本躁,所以很难看到长期坚持的力量。有个公式非常形象的展示了坚持的力量:$1^{365}=1$ ,$1.01^{365}≈37.8$,$0.99^{365}≈0.03$。So, just be the 1.01 rather than 0.99 ✊ !

回归正题:主题虽然不完美,但基本满足了目前我所有要求:

  • 个人审美观下,要看着舒服、精致,简约但不简单
  • 有悬浮TOC
  • 支持代码高亮
  • 支持公式
  • 自适应
  • 必须自己造一个轮子...

当然,最后一个才是最重要的,否则怎么算得上合格的程序员。

]]>
<![CDATA[《5G时代:什么是5G,它将如何改变世界》读书笔记]]> http://niyanchun.com/5g-reading-notes.html 2020-08-30T22:09:00+08:00 2020-08-30T22:09:00+08:00 NYC https://niyanchun.com 最近读了一本关于5G的书:《5G时代:什么是5G,它将如何改变世界》,整体感觉还不错,里面有很多关于5G的有用且有意思的内容讨论。至少,看完本书,我们就会了解为什么美国现在要不惜代价的制裁中国和中国的一些核心企业,因为中国真的已经在一些领域强大了起来,5G就是其中一个领域(可看图中的 "⑥ 5G全球格局"),而5G将改变接世界的方方面面。

下面是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tips:

  • 图片略大网络不好的话,可能加载比较慢。
  • 可点击图片,然后查看实际尺寸。

5G时代读书笔记

]]>
<![CDATA[2020年博客计划]]> http://niyanchun.com/2020-blog-plan.html 2020-02-23T15:59:16+08:00 2020-02-23T15:59:16+08:00 NYC https://niyanchun.com 已经许久没有更新博客了,2020年的两个月也已经快没了,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因为疫情的原因一直待在家里,为国家做贡献。曾经很多次想写一些东西,比如2019年总结、2020年计划、过去这一年中的一些感悟以及一些技术文章等等,要么是搁置了,要么是写到一半就没有继续写了。计划类的说实话,结婚后都没有仔细做过规划和总结(婚姻的锅咯?),每次都是内心定了一些大方向,后来随着时间也就忘记了,今年也是有几件重要的事情要做,但也没有定特别细的计划。可是毕竟博客还是有一些读者,不能辜负那些好朋友,以及萍水相逢关注你的人。所以还是决定写一下今年的博客计划,顺带写一个精简版的感悟。

博客计划

工作也好些年了,接触的东西也不少了,从偏向硬件的嵌入式,到后来的PostgreSQL数据库内核,容器云,大数据,以及一些AI技术都有作为主要工作内容涉及过,慢慢的觉得技术这些东西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真的是“术”一直在变,但“道”却多是永恒的。比如各种不同的编程语言,虽然设计上各有各的特色与长处,但一些编码的技巧其实都是通用的;各种不同的系统虽然是为了解决不同的问题而设计,但其背后的主要思想很多都还是以过去几十年的理论作为指导的。特别是最近四年多时间做的东西,虽然领域不同,但背后其实主要就是分布式技术,所以今年打算通过博客,系统的总结梳理一下分布式技术的知识。另外因为一些其它原因,也打算学习一下机器视觉方面的内容。所以今年的博客主要有两个方向:

  • 分布式系统技术
  • 机器视觉

计划保证平均每月至少1篇,争取3篇吧。还是那句话,不求数量,但求质量。

一些感悟

如刚开始所说,其实经常会有一些感悟想写出来分享,但最终都没有写。主要还是觉得自己也不是什么成功人士,大谈道理或感悟容易被人反感,而且说实话这两年我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想法也在一直变化,谁知道今天言之凿凿写的感悟会不会在明天,明天的明天就啪啪啪的打自己的脸,被自己否定。还有一个考虑就是有些东西不自己经历,或者还没到某个阶段,光靠别人给你说,也是没多大用,要么是不知所云,要么就是今天觉得简直是真理,明天依旧该怎样就怎样,最终就是“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所以,这里就简单写一些自己过去一年的感悟,供有兴趣的人看吧:

  • 写代码绝对是件要用心,要注意细节的事情。以前阅读过不少代码,但基本都是开源项目的代码,去年开始做团队的代码Review,感触就是很多时候大家觉得代码里面用了高级的数据结构、经典的算法、神乎其技的设计模式才算牛逼。但现实就是,连最基本的变量命名、代码结构划分可能都没做好,而且还感觉不到。这些东西我觉得更多的不是因为技术不到位,而是心态的问题,就跟有些人觉得变量命名不太好这些小事情、小细节又不影响功能,没那么重要。讽刺的是,对于这种破窗效应,还很难特别有理有据的给出鲜明的反面教材。
  • 写文档绝对是件要用心,要注意细节的事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和别人通过书面形式交换信息,你会发现有些人给你的东西看着很清楚,很赏心悦目;有些人的虽然信息没有遗漏,但看起来就是不舒服。作为程序员,我建议大家写文档的时候,不要只关注内容,格式也同样重要。标题就用标题的样式或语法,内容就用内容的样式或语法,不要光从字体大小上区分(有些连这个都没有区分)。按标准来,很多工具能自动生成目录或者TOC,看起来真的很清楚、很方便。给你一个几十页甚至上百页的电子书,不给你目录,你是什么感受?对于Word、PPT之类的富文本,务必注意通篇的字体是否统一,不然真的很丑。万一运气差碰到像我这种挑剔的人,还没看内容就已经心里默默给了一个差评了。真的不要觉得这些东西很虚,你看不上的东西往往就是因为你做不好。
  • 作为研发,不要瞧不起其他角色。不要觉得产品经理啥都不懂,就会瞎提瞎改需求;不要觉得测试、运维、市场的同事技术不好,说啥都不懂,很难沟通;不要觉得业务SE啥事都不干,就会写文档;不要觉得写业务代码的同事只会写CRUD。其实很多时候只是大家的工作分工不同,导致的术业有专攻而已。你瞧不上他,是因为你拿你擅长的东西去跟他比了。换个角度,让你去设计产品,产品经理会觉得你就是个傻X,啥都不会;让你去做测试,结果发现很多场景你都遗漏了;让你去做市场,可能没两天就被客户投诉了;让你去做业务SE,你会发现连个Word怎么修改整体标题样式都要去百度。现实中的确存在一些不怎么样的人,但这个任何岗位上都有,程序员里面也有很差劲的,大多数人还都是比较OK的。所以,工作中与其他同事,特别是不同角色的同事沟通的时候,心态首先要放好,这样你会发现其实大多数人还是蛮好相处的。
  • 磨刀不误砍柴工,磨刀真的不误砍柴工。这句话人人都知道,可是真正能做的不多。碰到一个需求,一个功能,不要急着开始写代码,一定要花时间先跟别人沟通清楚需求,然后自己想清楚,再去做。我发现很多时候代码自身的开发量并不会占很多时间,但最终项目却还是花了很长时间,甚至延期了。最后复盘过程,其实就是很多东西没沟通清楚,后面不断返工调整;要么就是开发者自己没先想清楚,写了一半发现,唉,不对不对,然后推到重来。也许这就是大公司都需要有严格的流程,必须先有完整、详细的设计,然后再开始全面开发,即使这样,还经常会出现返工的情况。所以,写代码前一定要先想清楚,想清楚要做什么、怎么做。我觉的,只要想清楚了,一般就就能避免掉大部分比较大的失误了。磨刀真的不误砍柴工!
  • 不要反感公司的一些流程和规章制度。每个公司都会有一些让人反感和不适的流程或规章制度,对于这种建议还是调整好心态,不仅要去抗拒,还要去适应和遵守。一方面,不是所有人都是perfect的(或者说人本来就是不可靠的),所以的确需要有流程和规则来规避掉一些风险,只是有些制度可能的确有些过了;另一方面,你反感、抗拒也没什么用,只能影响自己的心情,何必呢。如果真的觉得不好,可以选择离职,没必要一直待着,还一直骂着。
  • 上班时间,尽量保持专注。我问一个问题,你上班的时候,有没有经常跟别男朋友/女朋友/xxx闲聊微信,如果有的话,建议还是少聊吧,除非是有急事。这的确是对公司不负责,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你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对自己不负责。闲聊真的特别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如果工作真的不忙,建议去学点东西。做技术你不学东西,就不要在发奖金的时候说为什么我的少,在调薪的时候说为什么不给我调,在裁员的时候说为什么裁的是我。即使不学技术,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那也比闲聊的好。一句话,人还是要对自己负责。
  • 娃真的是时间黑洞,养娃真的是痛并快乐着。有娃的大多应该有同感,没娃的还是先造个娃,或者先去找个女(男)朋友吧...(我有一本尘封已久的撩妹秘籍,你想不想要?)。
  • 学点理财的知识。也许像我这种活了二十多年了还没有理财知识的人不多,但有的话,赶紧学点吧。而且这东西吧,有钱要学,没钱更要学。作为小白,不多细表。
  • Last but not the least,身体很重要,多锻炼。这个是给我自己说的。

最后,祝大家2020年身体健康,尽快走出家门!

]]>
<![CDATA[关于996]]> http://niyanchun.com/about996.html 2019-04-14T23:09:00+08:00 2019-04-14T23:09:00+08:00 NYC https://niyanchun.com 前段时间996.icu出现后,便迅速蹿红,本来最近热度稍微下降了一些,但马老师和东哥这两天的发声,又把这个话题推上热搜。本来不想讨论这个问题,有蹭热度之嫌,但这个东西的确是和技术人关系非常大的一个话题,所以今天简单聊聊,但都是我的个人看法,不代表任何立场。欢迎讨论。

我是反感996的

  1. 我反感996,是因为这样的工作强度一方面伤身体,另一方面对生活影响比较大。
  2. 我反感996,是因为有些管理者将996与奋斗者划等号。如果员工不能996,那他就是不奋斗,不上进,应该被淘汰。我反而认为一些管理者推崇996恰好体现了其管理方面的懒惰和无能,因为他不愿意主动或者没有能力去思考能真正提高团队效率、产出的方式,只能照猫画虎推崇996,因为这样至少能向自己的领导反映自己的态度,也不会有什么大错误。记得之前在极客时间的《技术领导力300讲》中有一位领导者有一个观点,大致意思是苦劳不应该算绩效,功劳才应该算到绩效里面。我认为说的有道理(当然我不完全赞同,我认为苦劳也应该算一部分绩效,但比例应该比较低),而996往往只能保证团队和个人有苦劳,但并不能保证有功劳。
  3. 我反感996,是因为我认为科技互联网企业算是智力密集型产业,靠的是创新,靠的是效率,而不是盲目的积累工作时长。如果真的是这样,那Google、Microsoft、Facebook、IBM、Cisco等国外的一流公司绝对不会是这个行业的领导者和佼佼者。996也许可以帮助初创企业快速发展,但无法帮助企业成为行业标杆。也许有人会说华为,我不认为华为的成功靠的是996+,而是很多其它因素,比如艰苦奋斗(比如在一些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做项目)、专注、一小部分厉害的人(所以华为提倡火车头文化)等。
  4. 我反感996,是因为我认为996不会让高效/创新的人更高效/创新,还可能降低他们的效率,使他们也变得平庸。就拿写代码来说,有几个人能保至专注、高效的编码8个小时?我觉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三四个小时都很多了。反正我如果一天基本一直在编码,下班的时候除了满满的满足感幸福感之外,会感觉脑子有些累,有些不够用了。注意,虽然累但情绪可能还是兴奋的,因为对于程序员来说,能一天都在编码,没有各种主动和被动的中断,绝对是一件幸福和难得的事。

但我还是想为996说几句

我反感996,但又想为996说几句不是因为我是个两面派,而是因为很多事情和观点都是相对的,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从多个角度看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加客观的看待一些问题,避免成为愤世嫉俗的喷子,也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结论。

  1. 我认为996其实只是表象,罪恶的根源不是996自身。现在实行996及996+的公司其实很多,但绝对不是所有员工都非常有意见,反而有些人还是有些喜欢的(我见过一些,下班后喜欢待在公司,不愿意回家)。因为有些公司虽然工作强度大,但对应的福利待遇也非常不错,尤其是一些互联网企业,一些刚毕业或刚工作几年的人就可以年薪几十万甚至百万。如果这些福利都到位,我想愿意996+的人绝对不在少数。所以,对于这类996的企业,我认为虽然不值得表扬,但也不应该太多苛责。想想过去,以及现在大多数其它传统行业的人,他们哪怕想用自己的时间、身体换高回报,也没有好的途径。在目前的国情下,年轻人的主要压力绝对不是996+,而是房、车、子女教育、医疗等问题。而这些实行996且给予高回报的公司,至少给年轻人多了一个选择。所以,其实996只是表象,问题在于有些公司既想马儿跑,又不想给马儿吃草,这种真的就很让人憎恶了。
  2. 队伍大了不好带。一个公司人少的时候,靠的是大家的激情、主动,但人多了以后,这种方式是完全不行的。能力强且自觉的人工作8个小时和能力差点的人工作8小时的产出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果大家都只上8个小时班,肯定做的事情是差很多的。是可以给能力强的人回报多一点,能力差点的回报少一点,但这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比如很多事情是需要协作的,一个人慢可能会拖垮整个团队,也就是木桶原理。而且一个人的能力强弱在实际中也不是很好评估的,还有很多很多其它因素,比如即使一个人能力很强,如果他不积极,不主动那也没什么用。所以,怎么解决这些管理问题呢?996,虽然是一个非常low的解决方式,但至少也算是一个方案,聊胜于无(这就是为什么我上面说996某些程度上反应了一些管理者的懒惰和无能)。管理本身是一个很难的问题,特别是团队越大,难度越高。想找一个不那么low又能行之有效的方案有时真的很难。
  3. 996给了普通人机会。想想,一个普通人和一个厉害的人在公司内竞争,如何让自己不被淘汰?只能是比别人多付出一些。我认为人的产出与连续工作时间是呈类似于sigmoid函数那样的关系的,刚开始工作的前几个小时里,普通人和厉害的人的产出差的比较多,所以一下子就被拉开了。但随着时间的增长,厉害的人的能力也开始趋于不那么高的平稳(一般都还是会有些下降的)了,也就是开始趋近于普通人了,这时候如果普通人的工作时间长一点,其实从结果上看,是能够缩小和这些厉害的人的差距的。所以,我们应该能看到,996往往是用于约束大多数普通人的,公司的那些技术专家,超级牛逼的人一般不996,公司也不会说他们不奋斗,不上进。这就是现实,其实我认为也是合理的。不然,让像我一样的那些普通人还有什么出路。

那该怎么办

在目前国情下,我觉得996还会继续,因为劳动力廉价,且不论是管理还是技术,我们都与先进国家及公司有差距。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的观念,中国人推崇的是艰苦奋斗,而很多西方人推崇的是及时享乐。规章制度容易改,但传统观念的改变往往需要几代人。所以,除了继续反对996,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之外,我们也应该客观的去看待和思考问题(毕竟让自己成天抱怨除了影响自己的心情也没什么用),并努力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力的事情来改变现状。

虽然996让人排斥,但其实很多人并非排斥所有996公司,而是排斥那些既要员工996,又没有给到相应福利待遇的公司;还有一些人排斥是因为有些公司不看实际需要,盲目学习别人996,既损害员工身心,又没有给公司带来实质性和长久的好处;还有一些人就是不喜欢996的强度等等。其实都没问题,因为至少我们都是有选择的,如果你不喜欢或者不适应,你可以选择换一个公司。比如我之前从华为离职就是因为我想找一个工作与生活/健康的平衡点,以及不喜欢做一些我认为没有成长的事情。虽然离职了,但我还是挺喜欢华为的,因为瑕不掩瑜,他是有很多优点的,而且他是为数不多的可以让我们中国人自豪的民营企业。我辞职只能说明我的价值观和公司文化不太契合,但无所谓谁好谁不好,平常心看待。所以,也建议大家用正常的心态看待,毕竟自己还是有选择权的。如果你发现自己没有太多选择,那我觉得你更应该看看是不是自己应该充充电,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了,还是因为自己太贪了,既想选择舒适的生活,又想和付出多的人获得同样的回报。

另外,很多公司的高管、技术专家,应该都不是制度里面那样的996的,但他们的工作时间很多应该都是远超996的,不然那么多事情怎么忙的完,那么多技术怎么学的完。只是因为他们已经到了一定地位,获得了公司和别人的认可,所以他们可以灵活安排自己的时间,比如可以选择早点下班,回家去忙,或者其它自己喜欢和觉得舒适的方式。没有成功的时候说什么都没用,就得严格按照制度来。成功了,获得别人认可了,就可以有比较多的自由选择权了。

所以,说一千道一万,我们年轻人都应该努力奋斗(不等价于996),做出成绩,让公司让别人认可我们,那时候这种形式主义的996就对我们没有那么多约束了,毕竟我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
<![CDATA[自问自答]]> http://niyanchun.com/self-questioning.html 2017-07-23T22:29:00+08:00 2017-07-23T22:29:00+08:00 NYC https://niyanchun.com Q:为什么两个多月没有更新博客了?
A:这两个多月,不,准确来说过完年过来就没再怎么做比较靠谱的和技术相关的东西了,所以感觉也没有什么可写的。

Q:为什么呢?
A:公司组织结构调整,研究院战略转型。别人能做出来的技术就是low的,我们要做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好像是这样子的吧...)。

Q:然后你就离职了?
A:其实从有离职的想法到最后决定走还是有一个比较长的周期的,就像谈恋爱一样,再最终分手前还会一会幻想着一些时间可能会发生改变。可越等越发现自己在这里没有任何作用:做牛逼的东西给别人展示需要的是前端,不需要后台;各种调研汇报需要的是精通PPT、Excel,精通百度百科的人,然而我一样都不擅长;还有各种PMP驱动产品……后来我发现在研究院的转型浪潮中,我已经起不到任何促进作用了,然后就离职了。

Q:你如何评价公司?
A:从去年九月进入公司到现在还不足一年的时间,我已经经历了海航生态科技、海航科技物流、海航科技三个大的集团的子公司,当然都在其下面的技术研究院(好吧,开玩笑的,其实就是同一个研究院各种挂靠...),职位也从高级服务器工程师变成了系统工程师,所以也勉强有资格评价一下研究院吧,我的评价:嗯,挺好的。如果你不做后端开发的话...

Q:xxxxxxx?
A:能别问这些无聊的问题了么?就跟谈恋爱一样,老谈前任很有意思?

Q:...。新公司怎么样?有什么期望吗?
A:刚到新公司一周,整体感觉还可以。至少选择从上个公司离职的最主要的问题在这里暂时还没有。对,就是技术。其实说的技术,最近我发现有一部分人对这个的认识有些狭隘。主要有两种吧。
一种是某某技术比某某技术牛b,某某语言比某某语言牛B,某某框架比某某框架牛逼等等,这个在程序员中比较常见,特别是年轻的程序员。其实我以前也是这样(当然,我现在依然很年轻...),特别是在上大学的时候,总觉得Linux就比Windows牛逼,所以导致毕业的时候Windows编程基本不会(当然现在也不太会,不过不是因为我鄙视Windows,而是因为工作中基本没使用场景),但工作后,马上发现技术无贵贱,抛开应用场景来讨论什么技术/语言/框架/...比另外一个牛逼,那都是耍流氓。你说大炮牛逼还是苍蝇拍牛逼?大炮牛逼?不好意思,我只是想要打个蚊子而已,你的大炮干不了这活还是你想让我和蚊子都上天?所以这里希望曾经和我一样偏执的朋友尽早抛弃这种狭隘的观念,不要让它阻碍你的进步、发展以及眼界。

“X:我喜欢技术,主要还是想做技术。Y:不要老想着做技术,难道你能写一辈子代码?会写代码的人那么多,这种人不缺。”对,第二种就是大Y这种人。我觉得这种人也比较狭隘,想做技术就等于只能写代码?现在软件行业这种观念特别之多,认为别人喜欢做技术就是想写一辈子代码,这种人的确有,但不能代表所有人。看看现在互联网界的大咖,很多人都表示自己喜欢技术,一些国外的技术出身的CEO级别的人物一天还抽出一点时间写写代码呢。所以就算有人喜欢写一辈子代码人家也没有错呀,如果你觉得这没前途,我觉得肯定是你没有这个天分,而且在这件事情上你很可能是个失败者,所以才会有这个认知。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微软里面有个七十多岁还是多大的老头就是个程序员,但是人家的地位相当于管理级别的一个副总裁。好吧,我有些激动了,扯远了,主要是比较烦一些写不好代码的过来人跟新人说写代码不会有什么前途之类的话。当然,我喜欢技术,但是我不只是想着写代码。所以我说我目前还是想做技术相关的东西,不是说我想写代码。技术是个很广泛的概念,我认为现在小至互联网,大至整个社会的进步,很大的一部分驱动力就是技术。而写代码只是技术沧海中的一点红而已。做技术方案是技术,设计架构也是技术。还记得大学的时候非常痴迷于嵌入式,但最开心的不是写C代码的时候,而是看到软件代码将硬件驱动起来的时候。现在也类似,作为软件工程师,最开心的不是写代码的时候,而是自己参与的产品给别人所用,被别人认可的时候。只有技术解决了实际问题才能彰显它的价值,这就是我对技术的认识。所以,希望那些像大Y一样认为别人说想做就是就是想写代码的人不要这么狭隘的去看待技术,另外,就算别人想写代码,那好像也没什么错呀。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嗯,鸡冻了,扯远了,答非所问了...问题是新公司怎么样?有什么期望是吧?...新公司还可以;期望的话,就是希望可以帮公司做出来一些比较好的产品,同时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技能,达到共赢吧。

Q:有什么想对自己说的吗?
A:新的工作,新的开始。为自己加油。

Q:上面说的都是认真的吗?
A:除了最后一个问题,其他都是发自肺腑的瞎扯淡,别当真。好吧,别问了,洗澡睡觉了。

Q:还有一个问题...
A:呼噜噜...

]]>
<![CDATA[再折腾博客]]> http://niyanchun.com/update-blog.html 2017-04-12T15:24:43+08:00 2017-04-12T15:24:43+08:00 NYC https://niyanchun.com 折腾博客

自从去年从Wordpress迁到Typecho之后,博客就逐渐稳定下来,最多平时就做些边边角角的修改。无奈最近多说评论系统突然宣布要关闭,就又不得不好好折腾一番。

替换评论系统

当然第一件事就是替换掉即将要关闭的多说。从2014年建立博客后不久就开始使用多说,直到现在也有三年多了。平心而论,多说是众多评论系统中做的非常不错的一个产品,用户量也应该是最多的一个,只是可能没有盈利吧。其实我觉得可以仿照前段时间为知笔记突然从免费收费的运营模式,如果失败了,再关闭也不迟。当然,这些都不是我应该关心的,我要做的是解决评论的问题(虽然平时也没多少评论...)。

先后尝试了有言、畅言、网易云跟帖等产品,感觉都或多或少的有些让人不满意的地方,其实这样对比了一圈才发现多说真的不错。当然,如果不是因为不可抗拒的原因,Disqus是技术博客最佳的选择,然而在国内却用不了,最后决定还是用原生的评论吧。其实之前就想过将评论转回到本地,只是有两个拦路虎:1. 我这个主题自带的评论样子有些丑,我难以接受,但又不会改。2. 多说里面已有的评论很难无损的导回到本地。但这次没有退路了。最后在大袋鼠的帮助下,还算比较成功的将评论从多说导回到了本地,然后我后台修改了一下数据库,基本上就无损的所有评论导回到本地了。然后花了点时间学习了下前端的一些东西(主要是html、css、js和少量的php),照猫画虎的仿照大袋鼠博客所使用的主题评论样式弄了一个自己觉得还算清爽且好看的评论样式吧。

换回本地评论系统的过程虽然麻烦了一些,但是换回后就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了。对于偏技术博客,常用的Markdown语法自然是要支持的,Typecho原生支持评论区使用Markdown和HTML标签,但是需要自己做一些设置和样式的定义。这些折腾完之后,感觉评论系统至此就算告一段落了。

全站Pjax

什么Ajax,Pjax的技术细节我也不是很懂,但是感觉Pjax对于网站的访问速度“提升”还挺明显的,然后就也想搞一个。网上有很多针对Typecho的教程,一般就两类,一种是通过pjax的JS,一种是使用instantclick,后者好像是比较容易,我就采用了后者。改起来也非常的简单,在footer.phpbody标签之前加入类似下面的代码即可:

<!-- 引入instantClick.js快速响应插件 -->
<script src="//cdn.bootcss.com/instantclick/3.0.1/instantclick.min.js"></script>
<script data-no-instant>InstantClick.init();</script>

网上有许多详细的教程,这里我就不赘述了。当然,instantClick实际并没有提高网页的加载速度,只是它会在你鼠标放在链接上但还没有点击的时候就后台开始预加载,给用户的体验就是提升了加载速度。但是也有很多弊端,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和常见的代码统计、代码高亮、MathJax等JS有冲突,而且用了之后还需要关闭掉Typecho自带的防垃圾评论功能,当然很多冲突在网上都可以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但我个人觉得其实很多情况下它的弊大于利,特别是对于经常折腾博客的人,说不定哪天又和你新加的什么东西冲突了。而我最后还选择用的主要原因是我现在已经比较少折腾博客了,而且使用的插件等也比较少,目前遇到的冲突都一一解决了。但是,或许某一天我又会弃用它。

增加评论验证码

为了Pjax,关掉系统自带的防垃圾评论后,果然就收到一些垃圾评论,所以又增加了一个评论验证码的功能。当然防垃圾评论,typecho有许多插件,而且自身带的防垃圾评论功能就挺不错。你可以找一个自己喜欢的。

好吧,也不知道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既然写完了,就发了吧。

]]>
<![CDATA[我为什么离开华为]]> http://niyanchun.com/why-i-leave-huawei.html 2016-08-17T22:02:00+08:00 2016-08-17T22:02:00+08:00 NYC https://niyanchun.com 最近刚从华为离职,差不多正好两年多时间。有很多亲朋好友都不理解我为什么要从这么好的一个公司离开,所以我就总结一下我离开的原因,也当是对过去两年的总结吧。

重要: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1. 华为公司很大,而我只在一个很小的部门待过,所以认识难免盲人摸象。
  2. 我只待了两年时间。
  3.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所以本博客所述的观点都只是我眼中的华为,不喜勿喷。


离职原因之一——常态加班。加班一般分为成功型加班和失败型加班。我认为华为大部分的加班都属于后者——为了加班而加班。华为的文化在我看来主要就是艰苦奋斗,这从我个人角度来看,和我自己的价值观是统一的。我认为只有比别人更努力才有可能比别人更优秀,对于公司来说当然也不例外。但是,我并不认为加班就是艰苦奋斗,特别是常态加班。其实,在来华为前我不但不反感加班,反而喜欢时不时加加班什么的。其他行业我不太清楚,但是对于软件行业,对于工程师来说,当你有灵感的时候,立刻进入工作状态然后没有人打扰的思考思考问题写写代码什么的还是很有愉悦感和幸福感的,这和是在工作时间还是非工作时间是没有关系的。但是来了华为后,我的工作中充斥着让人厌恶的加班。周一周二周四默认加班到九点(如果没什么事的话,差不多就这个点了,有事的话,就呵呵了,PS:在华为,周内加班都是没有钱的。不对,晚上超过八点四十就有税前七块税后五块六的夜宵补助...周末的加班可以调休),24*7可能会接到8100(华为的IP电话)的电话,轻则电话里沟通一会,解决问题,中则挂一两个小时的电话会议,重则马上过去现场解决。这点,我非常不能接受。在华为两年,我的手机基本都是震动,因为我讨厌我害怕听见手机响。我认可每个人每个公司都会有急事,遇到比较急得情况,我们都应该做出奉献。但如果总是有急事,那我就认为是人有问题或者公司的体制、管理是不是有问题了。有很多次,我接到公司电话说有什么什么事情,非常着急,必须现在解决,否则会怎么怎么样的。但实际呢,事情并没有那么急,往往后来又拖了好久,也没见有什么人着急,什么人管。每次都喊狼来了,可是狼呢?那些周末给别人打电话的,有想过别人可能在陪家人吗?你不乐意陪自己的家人还不让别人陪?那些大半夜给别人打电话的,有想过你这样可能会影响一个家庭的休息吗?说一个最现实的,你因为通宵了,第二天或许可以调休,可接了你电话的人呢,他第二天是不是还得正常上下班?有的容易失眠的人,也许就因为你的电话整个晚上都没休息好,甚至是整个家庭。这些打电话之前或许没有人换位思考过。所以我一直认为,非工作时间加班的只要你自己愿意想怎么加班都随意,但请别拉上别人。

华为现在大多都还是七零八零后,很多人都是吃过很多苦的,所以他们的观念就是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份不错的收入养着家就是非常的成功与幸福了,他们就满足了。所以,对于华为这种文化,他们是接受的。我在华为就见到很多这种喜欢待在公司的。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喜欢加班,但是我感觉他们喜欢待在公司的感觉(我们一伙九零后老戏称这种不喜欢回家的人肯定是家庭生活不和谐。而我其实经常想到《肖申克救赎》里面摩根弗里曼扮演的那个角色,just a joke)。其实,我倒不是认为这种观念有什么不对,毕竟人的三观被自己的经历所影响,每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但从我一个九零后(只是我,不代表其他九零后)的视角看,我与公司是平等的关系,你给我钱,我替你干活,一天八小时,法律规定的很明确。除此以外的劳动,都是我对公司的福利奉献,除非在我愿意的前提下你付我加班费,我为你干活。当然这样说好像听上去很没有职业素养什么的,对工作不负责什么的。其实生活中也很少有人会这么极端的去思考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表现出来的只是抱怨和不满而已。但是我想一个公司的员工总是抱怨和不满的话,那他至少有些方面做的不是很好。当然,我主要想表达的意思是公司不应该把让员工加班看的理所当然,颐指气使。

那么我想要什么呢?前段时间,我在华为的思想导师给我推荐过一篇文章,是华为对美国一个研究九零后群体的专家的访谈,我觉得他讲的非常有道理。他大概意思就是九零后是自我人格完全觉醒的一代,对于这代人,你光用钱是留不住的,至少金字塔尖的那三分之一的人是留不住的。你需要给他一个平台,一个环境,让他可以完成他自己目标、理想,让他有成就感才可以。其实我觉得,对于七零八零后,只要给我稳定的工作,丰厚的收入,那具体做的事情我喜不喜欢不重要。但对于九零后有一些差异,我要成就公司,公司也需要成就我。同样是追求共赢,但九零后追求的更多的是非物质的(毕竟从九零后起,很少有人还会为温饱发愁)。比如对我来说,我觉得只要自己够努力,有能力,到哪里都可以做的很好,都可以拿到不错的物质回报,但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可以让你按照你的方式去做事,去做你想要做的事,去给你提供一个你喜欢的氛围。如果这些都是OK的,那不用你说加班,我自己也想多干会儿,一方面为公司多做些事,另一方面,也提高一下自己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有时候觉得找工作就像找女朋友,很多时候没有谁比谁好,我们都只是在找一个合适自己的而已。好吧,扯远了。简单说就是,我认为在华为如果你想获得公司的认可(或者说绩效吧,我在华为两年的绩效分别是A和B+),你可以不比别人聪明,但只要你做到别人加班我加班,别人不加班我也加班,有事我也加班,没事我还加班;7*24小时电话随打随接,随叫随到。那我觉得你在华为绝对不会混的差(我比较讨厌混这个词)。

对于加班这件事情,我其实一直有两个疑问:(1)经常加班的人是如何照顾到家里的?以我的拙见,极大多数人拼命地工作就是为了多挣钱,给自己的家庭创造比较好的条件。可是,当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后,幸福到底更多的是来源于金钱还是陪伴?(2)让别人通宵搞东西的人有没有想过这是在残害别人的健康?如果以后有人这样对待你的子女,你是怎么看的?亦或是那些通宵的人的子女是如何去看你的?说严重一些,这算非蓄意慢性谋杀吗?


离职原因之二——效率低下。其实我认为常态加班一般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效率低下;二是事太多。当然,在华为,还有第三个原因,那就是潜规则。效率低下导致需要加班,常态加班又让效率更差,两者恶性循环,互相伤害。华为内部即时通信用的是华为自己开发的一个软件Espace(功能方面其实就是精简版的QQ)。刚开始我觉得这个软件真的非常方便沟通,慢慢的我觉得这简直就是效率的梦魇,专注的杀手。后来我试过调成离开状态,忙碌状态等,都没用。是胡不是霍,是霍躲不过。该来的还是会来,因为大家都用这招。或者说,找你的人并不关心你现在忙不忙,只在乎他是不是有事情找你。说实话,抛开影响别人工作状态不谈,我觉得这样本身就是一种很没有礼貌的体现。不过在华为,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后来,我都觉得通过发消息跟你沟通的都算是挺尊重你的了,因为有的人直接就是电话会议(Espace类似于QQ语音的功能),听见“welcome to the conference”的语音,简直就十分钟之内不想再说话了,特别是你正在非常投入的忙一件事情的时候。我承认我对时间碎片的利用能力比较差,习惯了用整块的时间去做一件事。但是,即使我轮转切片的能力强了,我还是不希望频繁的有各种中断。特别是当我在考虑问题,亦或是写代码读代码的时候。也许和太多的中断会导致系统处理能力下降是一个道理,人的效率也就这样下降了。另一方面,反正有事没事晚上都要加班,那就慢慢来,晚上再做吧。而且就算你自己的事情做完了,也不代表你就没事了。说不定晚上会有人找你呢,反正所有人都默认你晚上是在的。想想,这真的太可怕了!其实,还有一点,就是扯皮。这个我简直是深恶痛绝。


离职原因之三——不给马儿吃草,还要马儿跑得快。华为对外引以为豪的一个点就是他的工程师文化,以及每年会在研发上面投很多的钱。的确,这是真的,华为最多的就是研发,最不值钱的我觉得也是基层的研发。不给你开发环境,还要你验证充分。平时道理一大堆,原则一箩筐,流程满天飞。真正做的时候都是走形式,一旦哪天出问题了,天上地下的神仙都就出来说你这里不符合要求,那里不符合流程什么的。真的是应验了一句话:在华为做研发就是拿一个人的钱,干两个人的事,被三四个人管着。不得不说,华为的流程和制度真的很多也很牛逼,我觉得他有两个特别明显的能力:一是将简单事情复杂化,困难化。二是可以让一些人做事五分钟,扯淡两小时。我对于这些东西的观点是:规则保证了正确的轨道,但也限制了前面的路。


离职原因之四——乌龟一样的桌面云。是的,这也是一个原因。在现在的华为,平常办公不再使用台式机或者笔记本,而是使用桌面云,简单说就是服务器在云端,每个人都有一个客户端(叫TC)可以远程登录到自己的云。听上去很高大上吧,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有TC,你就可以登录到自己的云办公,而且再也不用担心断电没保存了,因为云端可不会断电哦。好吧,牛逼吹完了,我们说点实在的。性能,性能,性能,那个桌面云的性能我觉得非常适合那些文职办公人员,根本就不适合做什么开发,稍微多开一些软件什么的就开始装死了。每次回去用自己的笔记本,我都感觉到满满的幸福(我的笔记本是11年买的华硕,i5的处理器,后来我加了一块128GB的SSD),试想让你用一个还不如五年前笔记本性能一半的电脑做开发,是一种怎样的伤感。而且对于程序员来说,对电脑的要求往往比一般人要求更高。说到这里,前两天新公司的工作人员给我打电话说正在给我准备电脑,问我是要联想的xxx型号笔记本,还是15.6寸的MacBook Pro,我果断选择了后者。真的,工欲善必先利其器,这个我觉得蛮重要的。


乱七八糟的竟然吐槽了这么多,很多都其实是比较细节的东西。本来是想习惯性的写个一二三四啥的,可写了几条我就凌乱了,都怪我懒的不想去画个思维导图啥得了。算了,就这样吧,不分条写了,写不下去了。用手机打字也有点鸡肋。最后说一下整体的感受吧,华为的确是一个很成功的公司,但华为的大多数员工的幸福感如何,也许真的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这次离职,很多人都羡慕我有勇气离开这个地方,让我出去以后,好好做人。这说明了大家内心都是怎样的心态呢?试问,抛开股票,钱,还有没有人认为华为是一个值得长期待的地方。即使考虑这些,又有几个九零后打算长期待在华为的?我所接触到的大多是为生活所迫,打算再干几年就离开,但没有一个人说打算长期在华为干的。接下来,可是九零后零零后的世界呀。另外,现在的华为我认为是一个靠辛苦靠努力而成功的企业,当然这些都没有错。这些在过去的几十年作为核心竞争力可能很有利,但未来,依旧把辛苦努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真的可以吗?华为公司虽然很大,可是有一款世界知名,一提起华为大家就想起的产品吗(别跟我说手机,这真的算么)?按照华为现在的方式,能吸引新一代的人才吗?没有人才,如何做世界级公司?难道真的要做一个技术有限公司么?

另外,再说一个问题。有一些有意向去华为的朋友问我华为怎么样?关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你可以去自己体验一下,如果不喜欢可以再换嘛。毕竟,华为太大,有的部门真的不错。我的建议是,去了(注意是去了以后)华为还是要非常谨慎的,如果你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理想,忘记目标,一定要抽时间精力提高自己。因为华为会占用你太多的时间精力,如果你运气不好碰到一个不怎么有技术机会和挑战的部门和岗位,很容易就会慢慢的变得平庸,虽然你很忙,可你发现,忙的东西对你个人而言没有太多价值和意义。当你再次想换个地方重拾梦想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和刚来时没有什么质的变化。


好吧,这条分割线以上都是扯淡,说的都是错的,下面才是我想说的:华为是一个令很多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中国企业,我也是这些人中的一员。在华为的两年,公司也给了我很多东西,我也非常的感激。但是,现在时代变了,企业的基础元素人也变了。我觉得华为也是该做些改变的时候了。我很期待!

]]>
<![CDATA[From 2015 to 2016]]> http://niyanchun.com/from-2015-to-2016.html 2016-02-28T16:07:50+08:00 2016-02-28T16:07:50+08:00 NYC https://niyanchun.com 距离上一次写博客实在是过了太长的时间,再次想写点什么,已经感觉有点积重难返了。其实,一直计划要写点什么,至少是新的一年了,至少过去的一年是自己的本命年。按照以前的习惯,也该总结一下过去的一年,然后为新的一年立一些目标什么的。但是感觉脑子已经理不出来头绪,也不知道该怎么写。好多次的努力都最终还是失败了。万事开头难,不能让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的过去,所以还是随便写点什么,就当是找回一种习惯吧。我要对得起这奋斗的年龄。

新的一年,生活目标就是多陪陪父母,还有买车。事业目标就是努力学习,充实自己。不过不能像以前一样贪多,要专注一点。

新的一年,要学会坚持和专注。

1

]]>
<![CDATA[写给2015年开端的自己]]> http://niyanchun.com/write-to-myself-at-the-beginning-of-2015.html 2015-03-07T00:15:40+08:00 2015-03-07T00:15:40+08:00 NYC https://niyanchun.com 其实2015年都已经过了四分之一了,不过按照我们的农历时间,也算是正月新春时节。不过伴随着昨天元宵节的度过,新年也算庆祝完了。已经计划了许久要写一个一篇文章来回顾一下过去,也顺带做个新年计划,就像我以往的风格一样,用一篇文章来给过去画一个句号,给未来开一个好头,但却一直从元旦拖到了现在。我也不知道该拿什么拯救处于拖延症延期的我了。


回顾这过去的2014年,发生了很多很多的事情,不过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应该就是换工作了。每次回想起这件事,总是感触颇多。不是因为这件事情本身,而是从这件事情中我看到了自己的许多改变,更多的应该是妥协吧。
我觉得如果从自己思想上的转变来看的话,过去的这24年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也许并不是那么的合理,but so what ?)第一个阶段就是出生到上大学前,这一阶段自己脑子里就一个想法:要好好学习,拿个优异的成绩。也许有的人就是目的很明确,要考一个好大学。可说实话,我上大学前或者说高三前我没有想说我努力学习是为了考大学或者考一个好大学。也许是因为自己的成绩在自己所处的小圈子里面一直算比较优秀(这样说是不是有点那啥了),所以也没担心过会考不上大学,而爸爸妈妈也没给我什么高目标或者压力。自己会努力学习或者说喜欢学习的动力就是考到第一时的那种自我成就感,被老师表扬被同学认可的那种自我优越感。我想这一阶段我过得挺轻松,也很开心,而结果也还不错。而第二个阶段便是上大学的这四年到我去年换工作。虽然已经过去,但我觉得这一阶段我过得很辛苦,也很狼狈。所谓辛苦,主要是心灵或者思想层面上的。大学不比初中高中,我们有了太多的的自由,或者说是自主选择的机会。而对我来说,最折磨的便是失去了目标。我不知道该干什么,好好学习,拿个优异的成绩?可是好像有种言论说大学里面不能只知道学习理论课知识。去找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好好研究一下?可什么才是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而且看着成绩下滑,如何做到不动摇自己的选择。结果就在这折磨人的纠结与抗争中,四年就过去了。而结果就是我丢了西瓜也漏了芝麻,成绩一般般,也没能成为一个技术大牛。在这不如人意的大背景下,也算有那么一点让人安慰的地方。就是自己当时对嵌入式+Linux特别感兴趣,所以和只拿到了优秀的理论课成绩或者说玩了四年游戏的人来说,自己还算学习了很多乱七八糟的知识,虽然现在看来都只是勉强算入门的水平,但在当时也算是为找工作准备了一个利器。于是大学的后两年,心里基本上也算又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以后要从事嵌入式行业,做一个优秀牛B的嵌入式系统工程师。这便是我当时为自己的后半生设定的目标,现在再看去,只能笑笑心里想着:当时真是比现在还年轻啊。我觉得人一旦有了一个坚定的目标,并且为之努力了,那结果一定不会差。毕业后,没有参加任何招聘会,只找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公司参加了笔试和面试就找了一份嵌入式相关的工作。当时我觉得,生活挺美妙的。而工作了一年以后,却发觉有很多的问题,最后我换了工作。虽然这次换工作在许多人看来是跳到一个更好的公司了,其他的不说,就工资来看,从北京这种一线城市跳到西安这种二三线的城市,工资却涨了,自然是一件好事。当然,我和钱也没什么深仇大恨,就这点来说我也很高兴。但是,换完工作后的几个月,我都一直不怎么高兴的起来。因为我知道对别人来说也许这只是一次简单的换工作,但对我来说,这代表着一种妥协,而这妥协也表明我已经变了。不知从何时起,我在第二阶段的目标已经慢慢瓦解,我曾经想要去创业公司打拼一片天地的理想与激情开始退化。我开始向生活低头妥协,我开始不自觉的把追求稳定放在许多事情的前面,我开始将目光放近考虑是不是可以多挣点钱,开始觉得虽然二三线城市机会少,但却可以考虑买房,开始考虑回到西安是不是就可以考虑安定下来。都说落叶归根,人老了才开始思乡,而我已经开始妥协了。而所有的决定明明都是自己做的决定,却莫名其妙的陷入了低谷。当我从低谷中走出来的时候,我觉得全是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学习去适应生活,适应这个社会的诸多规则。我已经不再想着要成为那些有点不食人间烟火般为了追求让自己狂热的东西的人了,我也不再把一定要比别人厉害放在很高的位置了,我不再有我一定要做哪个方向哪个行业工作的想法了。我现在的追求和许许多多的普通人一样,那就是追求一个稳定的生活。在此前提下,如果能干自己自己喜欢的事,那更好。如果不能,那就学会适应。我觉得其实很多人步入社会前,都有着自己的雄心壮志,但在社会上打拼一段时间后就被慢慢的磨去了棱角,这或许就是为什么说社会才是个锻炼人的大熔炉吧。


可是,难道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变得不积极吗?答案当然是No。还记得小学毕业时校长对我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虽然我不是金子般的人,但我很努力,不管在哪里,干什么事,从事什么职业和行业,我都要努力,我不强求自己一定要成为最优秀的那个,但我要求自己一定要努力,要勤奋,要积极,要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在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中,我做的还算不错,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在第二份工作的半年时间里,也算做的不错(虽然我知道还存在很多问题)。新的一年,就算是一个新的开始,在逐渐学习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同时,依旧要保持一种激情,有自己的目标与追求。勤奋,刻苦。不管任何事,只要比别人多努力一点,日积月累,就一定可以比别人优秀!2015年,为工作上的目标,生活上的目标,加油↖(^ω^)↗!

最后附上自己最近比较喜欢的一段话: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那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那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当你对未来迷茫时,请停下来认准目标。 梦想,不是浮云,而是沉淀和积累。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机会,永远是留给最渴望的、最具有行动力的人。当你连拼命努力的机会都不给自己时,就不要跟任何人比什么天赋。
]]>